Nginx备忘录

安装

1
2
3
4
5
6
7
8
9
10
# centos
yum install nginx
# ubuntu
sudo apt-get install nginx;
# mac
brew install nginx
# 或者编译源码包,不推荐。
# 先下载,解压
./configure # 可以通过-prefix=PATH 指定安装目录
make & make install

相关命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mac中nginx默认安装在/usr/local/Cellar/nginx,同时也会加入到/usr/local/bin,进入
# 启动。默认加载conf中的nginx.conf配置文件
./nginx 或 ./nginx -s start
# 热启动(不down机更新配置)
./nginx -s reload
# 关闭
./nginx -s stop
# 修改*.conf配置文件后,检查语法是否正常
nginx -t

# http默认端口80
# https默认端口443

目录结构

1
2
3
4
5
6
# nginx目录下
confg/ # 配置文件目录
logs/ # 日志目录
html/ # 网站文件目录
sbin/ # 命令目录
conf.d/ # 有些安装完成之后会有这个目录,也是配置目录。nginx启动时会优先去加载config/nginx.conf,如果没有,加载该目录中的配置。

nginx.conf配置

使用mac的brew安装,目录在/usr/local/etc/ngin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main
events {
....
}
http {
....
upstream myproject {
.....
}
server {
....
location {
....
}
}
server {
....
location {
....
}
}
....
}

nginx配置文件主要分为六个区域:
main(全局设置)events(nginx工作模式)http(http设置)
sever(主机设置)location(URL匹配)upstream(负载均衡服务器设置)

main模块

main是全局配置:

1
2
3
4
5
6
7
8
user nobody nobody;
worker_processes auto;

# 根据情况自己制定日志目录
error_log /usr/local/var/nginx/error.log notice;
pid /usr/local/var/nginx/nginx.pid;

worker_rlimit_nofile 100000;

user 来指定Nginx Worker进程运行用户以及用户组,默认由nobody账号运行。

worker_processes来指定了Nginx要开启的子进程数。每个Nginx进程平均耗费10M~12M内存。最优值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CPU核的数量、存储数据的硬盘数量及负载模式。不能确定的时候,将其设置为可用的CPU内核数将是一个好的开始(设置为“auto”将尝试自动检测它)。该值设置的是子进程worker数量,同时还有一个主进程master,比如设置值为2时,总共有3个进程。

error_log用来定义全局错误日志文件。日志输出级别有debug、info、notice、warn、error、crit可供选择,其中,debug输出日志最为最详细,而crit输出日志最少。

pid用来指定进程id的存储文件位置。

worker_rlimit_nofile用于指定一个nginx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多文件描述符数目,受限于操作系统的配置。如果你的nginx报错“too many open files”,就是操作系统的值比你设置的值小。可以通过ulimit -n查看操作系统的值。通过ulimit -n 65535修改,该命令将操作系统修改为65535。

events模块

events模块来用指定nginx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模式及连接数上限:

1
2
3
4
events {
use kqueue; #mac平台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use用来指定Nginx的工作模式。Nginx支持的工作模式有select、poll、kqueue、epoll、rtsig和/dev/poll。其中select和poll都是标准的工作模式,kqueue和epoll是高效的工作模式,不同的是epoll用在Linux平台上,而kqueue用在BSD系统中,因为Mac基于BSD,所以Mac也得用这个模式,对于Linux系统,epoll工作模式是首选。

worker_connections用于定义Nginx每个进程的最大连接数,即接收前端的最大请求数,默认是1024。最大客户端连接数由worker_processesworker_connections决定,即Max_clients=worker_processes*worker_connections。在作为反向代理时,Max_clients变为:Max_clients = worker_processes * worker_connections/4。(关于max_clients值的计算,官方文档也没有给出明确公式,网上说法也不一。可以看下这个,我觉得还挺靠谱:Max_clients计算公式
进程的最大连接数受Linux系统进程的最大打开文件数限制(每个TCP连接都要创建一个socket句柄,每个socket句柄同时也是一个文件句柄),只有操作系统中的ulimit -n的值比worker_connections的值大,该设置才有效。

http模块

http模块是最核心的模块,它负责HTTP服务器相关属性的配置,主要包含server和upstream子模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http{
include 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log_format myFormat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access_log /usr/local/var/nginx/access.log myFormat;

server_tokens on;

sendfile on;
tcp_nopush on;
tcp_nodelay on;

······
}

include 可以用来加载其他配置文件,如include /etc/nginx/conf.d/*.conf。上例中用来引入设定文件的mime类型,类型在配置文件目录下的mime.type文件定义,来告诉nginx来识别文件类型。

default_type默认文件类型,当文件类型未定义时使用该值,值默认为text/plain。通常修改为application/octet-stream,使用二进制流的方式解析。

log_format设置日志的格式,myFormat相当于别名,配合access_log使用。

access_log 访问日志存放目录。nginx调优时可以关闭该功能,提高磁盘IO读写速度。

server_tokens 对于性能没有优化,当访问失败时,可以隐藏nginx版本信息。

sendfile 可以使用sendfile(),使文件传输更高效。传输文件涉及到将内容从磁盘读取,写到Tcp连接的过程。该项关闭时的流程是,Pre-sendfile是传送数据之前在用户空间申请数据缓冲区。之后用read()将数据从文件拷贝到内核读取缓冲区,再从内核读取缓冲区读到用户缓冲区,write()将用户缓冲区数据写到内核Socket缓冲区,再写入网络协议引擎,进行传输。sendfile()可以在任意两个文件描述符之间互相拷贝数据,而sendfile()是可以立即将数据从磁盘读,经OS缓存,写入TCP socket,不经过用户缓冲区。因为这种拷贝是在内核完成的(避免了内核缓冲区和用户缓冲区之间的数据拷贝),sendfile()要比组合read()和write()以及打开关闭丢弃缓冲更加有效。

tcp_nopush 告诉nginx在一个数据包里发送所有头文件,而不一个接一个的发送。

tcp_nodelay 告诉nginx不要缓存数据,而是一段一段的发送。当需要及时发送数据时,就应该给应用设置这个属性,这样发送一小块数据信息时就不能立即得到返回值。tcp_nopushtcp_nodelay两个指令设置为on用于防止网络阻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http{
······

keepalive_timeout 10;

client_header_timeout 10;
client_body_timeout 10;

reset_timedout_connection on;
send_timeout 10;

limit_conn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addr:5m;
limit_conn addr 100;

······
}

keepalive_timeout设置客户端连接保持活动的超时时间。在超过这个时间之后,服务器会关闭该连接。

client_header_timeout 请求头超时时间。

client_body_timeout 请求体超时时间。

reset_timeout_connection 关闭不响应的客户端连接。这将会释放那个客户端所占有的内存空间。

send_timeout 指定客户端的响应超时时间。这个设置不会用于整个转发器,而是在两次客户端读取操作之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客户端没有读取任何数据,nginx就会关闭连接。

limit_conn_zone 设置addr连接的共享内存为5m。$binary_remote_addr的长度为 4 bytes,会话信息的长度为 32 bytes,5m大约可以记录5*1k*32 个会话信息(一个会话占用 32 bytes。如果一个会话占用64bytes,可保存5*1k*16个会话)。

limit_conn 设置addr的最大连接数为100,每个ip最多同时开100个连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http{
······

# gzip配置,可根据情况关闭
gzip on;
gzip_disable "msie6";

# gzip_static on;
gzip_proxied any;
gzip_min_length 1000;
gzip_comp_level 4;

gzip_types text/plain text/css application/json application/x-javascript text/xml application/xml application/xml+rss text/javascript;

······
}

gzip 采用gzip压缩的形式发送数据。可以减少发送的数据量。

gzip_disable为指定的客户端禁用gzip功能。我们设置成IE6或者更低版本以使我们的方案能够广泛兼容。

gzip_static告诉nginx在压缩资源之前,先查找是否有预先gzip处理过的资源。这要求你预先压缩你的文件(在这个例子中被注释掉了),从而允许你使用最高压缩比,这样nginx就不用再压缩这些文件了(想要更详尽的gzip_static的信息,请点击这里)。

gzip_proxied允许或者禁止压缩基于请求和响应的响应流。我们设置为any,意味着将会压缩所有的请求。

gzip_min_length设置对数据启用压缩的最少字节数。如果一个请求小于1000字节,我们最好不要压缩它,因为压缩这些小的数据会降低处理此请求的所有进程的速度。

gzip_comp_level设置数据的压缩等级。这个等级可以是1-9之间的任意数值,9是最慢但是压缩比最大的。我们设置为4,这是一个比较折中的设置。

gzip_types设置需要压缩的数据格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http{
······

# 文件配置,可根据情况配置,现在好多都不配置了,仅当了解吧
open_file_cache max=100000 inactive=20s;
open_file_cache_valid 30s;
open_file_cache_min_uses 2;
open_file_cache_errors on;

······
}

open_file_cache打开缓存的同时也指定了缓存最大数目,以及缓存的时间。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相对高的最大时间,这样我们可以在它们不活动超过20秒后清除掉。

open_file_cache_valid 在open_file_cache中指定检测正确信息的间隔时间。

open_file_cache_min_uses 定义了open_file_cache中指令参数不活动时间期间里最小的文件数。

open_file_cache_errors指定了当搜索一个文件时是否缓存错误信息,也包括再次给配置中添加文件。我们也包括了服务器模块,这些是在不同文件中定义的。如果你的服务器模块不在这些位置,你就得修改这一行来指定正确的位置。

server模块

server模块是http的子模块,用来定义虚拟主机的配置。一个http中可以有多个serv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server {
listen 80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127.0.0.1 www.xxx.com;
# 全局定义,如果都是这一个目录,这样定义最简单。
root /Users/xxx/www;
index index.php index.html index.htm;
charset utf-8;
access_log usr/local/var/host.access.log main;
aerror_log usr/local/var/host.error.log error;
....
}

listen用于指定虚拟主机的服务端口。
server_name用来指定IP地址或者域名,多个域名之间用空格分开。
root 表示在这整个server虚拟主机内,全部的root web根目录。注意要和locate {}下面定义的区分开来。
index 全局定义访问的默认首页地址。注意要和locate {}下面定义的区分开来。
charset用于设置网页的默认编码格式。
access_log用来指定此虚拟主机的访问日志存放路径,最后的main用于指定访问日志的输出格式。

location模块

nginx中最核心的模块,用来配置请求的路由,以及各种页面的处理情况。支持正则表达式、条件判断,同时可以设置负载均衡、反向代理、虚拟域名等。

匹配规则

location的url匹配具有一定优先级,其优先级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location [ = | ~ | ~* | ^~ ]  uri  { }
# =开头表示精确匹配
# ^~ 开头表示uri以某个常规字符串开头,这个不是正则表达式
# ~ 开头表示区分大小写的正则匹配;
# ~* 开头表示不区分大小写的正则匹配
# / 通用匹配, 如果没有其它匹配,任何请求都会匹配到

# 优先级
(location =) > (location 完整路径) > (location ^~ 路径) > (location ~* 正则顺序) > (location 部分起始路径) > (/)

语法

语法方面,主要有:

1
2
3
4
5
6
location /static {
root /var/app/www;
# alias /var/app/www;
index index.php index.html index.htm;
proxy_pass http://127.0.0.1:8080/;
}

root 用于指定当访问/static目录时,所对应的主机对应的目录,为/var/app/www/static

alias 与root类似,但是区别在于当访问/static时,对应的路径为/var/app/www

index 默认首页,按先后顺序依次查找。

try files 至少两个参数,按照顺序进行访问尝试,最后一个参数最好配置为静态页面,防止死循环。

rewite 将一个url重写成另一个url。

proxy_pass 反向代理配置,代理请求。其具体用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当访问http://127.0.0.1/proxy/1.png时

# 代理到http://127.0.0.2/1.png
location /proxy/ {
proxy_pass http://127.0.0.2/;
}

# 代理到http://127.0.0.2/proxy/1.png
location /proxy/ {
proxy_pass http://127.0.0.2;
}

# 代理到http://127.0.0.2/img/1.png
location /proxy/ {
proxy_pass http://127.0.0.2/img/;
}

# 代理到http://127.0.0.2/img1.png
location /proxy/ {
proxy_pass http://127.0.0.2/img;
}

upstream模块

upstream模块负责负载均衡。

1
2
3
4
5
6
7
upstream baidu.com{
ip_hash; # 负载算法
server xx:xx:xx:1:8080; # server列表
server xx:xx:xx:1:8080 down;
server xx:xx:xx:1:8080 max_fails=3 fail_timeout=20s;
server xx:xx:xx:1:8080;
}

5种负载算法:

轮询(默认) 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如果后端某台服务器宕机,则自动剔除故障机器,使用户访问不受影响。

weight 指定轮询权重,weight值越大,分配到的几率就越高,主要用于后端每台服务器性能不均衡的情况。

ip_hash 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哈希结果分配,这样每个访客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可以有效的解决动态网页存在的session共享问题。

fair(第三方) 更智能的一个负载均衡算法,此算法可以根据页面大小和加载时间长短智能地进行负载均衡,也就是根据后端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分配请求,响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如果想要使用此调度算法,需要Nginx的upstream_fair模块。

url_hash(第三方) 按访问URL的哈希结果来分配请求,使每个URL定向到同一台后端服务器,可以进一步提高后端缓存服务器的效率。如果想要使用此调度算法,需要Nginx的hash软件包。

另外,每台server还可以设置不同的负载状态:

down 表示当前server暂时不参与负载均衡。

backup 预留的备份机,当其他所有非backup机器出现故障或者繁忙的时候,才会请求backup机器,这台机器的访问压力最轻。

max_fails 允许请求的失败次数,默认为1,配合fail_timeout一起使用。

fail_timeout 经历max_fails次失败后,暂停服务的时间,默认为10s(某个server连接失败了max_fails次,则nginx会认为该server不工作了。同时,在接下来的 fail_timeout时间内,nginx不再将请求分发给失效的server)。

当负载调度算法为ip_hash时,后端服务器在负载均衡调度中的状态不能是weight和backup。

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 每个指令必须有分号结束。#################

#配置用户或者组,默认为nobody nobody。
#user administrator administrators;
#允许生成的进程数,默认为1
#worker_processes 2;
#指定nginx进程运行文件存放地址
#pid /nginx/pid/nginx.pid;
#制定错误日志路径,级别。这个设置可以放入全局块,http块,server块,级别依次为:debug|info|notice|warn|error|crit|alert|emerg
error_log log/error.log debug;

#工作模式及连接数上限
events {
#设置网路连接序列化,防止惊群现象发生,默认为on
accept_mutex on;
#设置一个进程是否同时接受多个网络连接,默认为off
multi_accept on;
#事件驱动模型,select|poll|kqueue|epoll|resig|/dev/poll|eventport
#use epoll;
#单个work进程允许的最大连接数,默认为512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http服务器
http {
#文件扩展名与文件类型映射表。设定mime类型(邮件支持类型),类型由mime.types文件定义
#include /usr/local/etc/nginx/conf/mime.types;
include mime.types;
#默认文件类型,默认为text/plain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取消服务访问日志
#access_log off;
#自定义日志格式
log_format myFormat '$remote_addr–$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设置访问日志路径和格式。"log/"该路径为nginx日志的相对路径,mac下是/usr/local/var/log/。combined为日志格式的默认值
access_log log/access.log myFormat;
rewrite_log on;

#允许sendfile方式传输文件,默认为off,可以在http块,server块,location块。(sendfile系统调用不需要将数据拷贝或者映射到应用程序地址空间中去)
sendfile on;
#每个进程每次调用传输数量不能大于设定的值,默认为0,即不设上限。
sendfile_max_chunk 100k;

#连接超时时间,默认为75s,可以在http,server,location块。
keepalive_timeout 65;

#gzip压缩开关
#gzip on;

tcp_nodelay on;

#设定实际的服务器列表
upstream mysvr1 {
server 127.0.0.1:7878;
server 192.168.10.121:3333 backup; #热备(其它所有的非backup机器down或者忙的时候,请求backup机器))
}
upstream mysvr2 {
#weigth参数表示权值,权值越高被分配到的几率越大
server 192.168.1.11:80 weight=5;
server 192.168.1.12:80 weight=1;
server 192.168.1.13:80 weight=6;
}
upstream https-svr {
#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hash结果分配,这样每个访客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可以解决session的问题
ip_hash;
server 192.168.1.11:90;
server 192.168.1.12:90;
}

#error_page 404 https://www.baidu.com; #错误页

#HTTP服务器
#静态资源一般放在nginx所在主机
server {
listen 80; #监听HTTP端口
server_name 127.0.0.1; #监听地址
keepalive_requests 120; #单连接请求上限次数
set $doc_root_dir "/Users/doing/IdeaProjects/edu-front-2.0"; #设置server里全局变量
#index index.html; #定义首页索引文件的名称
location ~*^.+$ { #请求的url过滤,正则匹配,~为区分大小写,~*为不区分大小写。
root $doc_root_dir; #静态资源根目录
proxy_pass http://mysvr1; #请求转向“mysvr1”定义的服务器列表
#deny 127.0.0.1; #拒绝的ip
#allow 172.18.5.54; #允许的ip
}
}

#http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www.helloworld.com; #监听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可有多个,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和通配符
charset utf-8; #编码格式
set $static_root_dir "/Users/doing/static";
location /app1 { #反向代理的路径(和upstream绑定),location后面设置映射的路径
proxy_pass http://zp_server1;
}
location /app2 {
proxy_pass http://zp_server2;
}
location ~ ^/(images|javascript|js|css|flash|media|static)/ { #静态文件,nginx自己处理
root $static_root_dir;
expires 30d; #静态资源过时间30天
}
location ~ /\.ht { #禁止访问 .htxxx 文件
deny all;
}
location = /do_not_delete.html { #直接简单粗暴的返回状态码及内容文本
return 200 "hello.";
}

#指定某些路径使用https访问(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路径+重写uri路径)
location ~* /http* { #路径匹配规则:如localhost/http、localhost/httpsss等等
#rewrite只能对域名后边的除去传递的参数外的字符串起作用,例如www.c.com/proxy/html/api/msg?method=1&para=2只能对/proxy/html/api/msg重写。
#rewrite 规则 定向路径 重写类型;
#rewrite后面的参数是一个简单的正则。$1代表正则中的第一个()。
#$host是nginx内置全局变量,代表请求的主机名
#重写规则permanent表示返回301永久重定向
rewrite ^/(.*)$ https://$host/$1 permanent;
}

#错误处理页面(可选择性配置)
#error_page 404 /404.html;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以下是一些反向代理的配置(可选择性配置)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用于设置发送到后端服务器的request的请求头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remote_addr; #后端的Web服务器可以通过X-Forwarded-For获取用户真实IP
#proxy_connect_timeout 90; #nginx跟后端服务器连接超时时间(代理连接超时)
#proxy_send_timeout 90; #后端服务器数据回传时间(代理发送超时)
#proxy_read_timeout 90; #连接成功后,后端服务器响应时间(代理接收超时)
#proxy_buffer_size 4k; #设置代理服务器(nginx)保存用户头信息的缓冲区大小
#proxy_buffers 4 32k; #proxy_buffers缓冲区,网页平均在32k以下的话,这样设置
#proxy_busy_buffers_size 64k; #高负荷下缓冲大小(proxy_buffers*2)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 64k; #设定缓存文件夹大小,大于这个值,将从upstream服务器传

#client_max_body_size 10m; #允许客户端请求的最大单文件字节数
#client_body_buffer_size 128k; #缓冲区代理缓冲用户端请求的最大字节数
}

#https
#(1)HTTPS的固定端口号是443,不同于HTTP的80端口;
#(2)SSL标准需要引入安全证书,所以在 nginx.conf 中你需要指定证书和它对应的 key
server {
listen 443;
server_name www.hellohttps1.com www.hellohttps2.com;
set $geek_web_root "/Users/doing/IdeaProjects/backend-geek-web";
ssl_certificate /usr/local/etc/nginx/ssl-key/ssl.crt; #ssl证书文件位置(常见证书文件格式为:crt/pem)
ssl_certificate_key /usr/local/etc/nginx/ssl-key/ssl.key; #ssl证书key位置
location /passport {
send_timeout 90;
proxy_connect_timeout 50;
proxy_send_timeout 90;
proxy_read_timeout 90;
proxy_pass http://https-svr;
}
location ~ ^/(res|lib)/ {
root $geek_web_root;
expires 7d;
#add_header用于为后端服务器返回的response添加请求头,这里通过add_header实现CROS跨域请求服务器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ssl配置参数(选择性配置)
ssl_session_cache shared:SSL:1m;
ssl_session_timeout 5m;
}

#配置访问控制:每个IP一秒钟只处理一个请求,超出的请求会被delayed
#语法:limit_req_zone $session_variable zone=name:size rate=rate (为session会话状态分配一个大小为size的内存存储区,限制了每秒(分、小时)只接受rate个IP的频率)
l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req_one:10m rate=1r/s nodelay;
location /pay {
proxy_set_header Host $http_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_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访问控制:limit_req zone=name [burst=number] [nodelay];
limit_req zone=req_one burst=5; #burst=5表示超出的请求(被delayed)如果超过5个,那些请求会被终止(默认返回503)
proxy_pass http://mysvr1;
}

#可以把子配置文件放到/usr/local/etc/nginx/servers/路径下,通过include引入
include /usr/local/etc/nginx/servers/*.conf;
}

内置全局变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rgs :这个变量等于请求行中的参数,同$query_string
$content_length : 请求头中的Content-length字段。
$content_type : 请求头中的Content-Type字段。
$document_root : 当前请求在root指令中指定的值。
$host : 请求主机头字段,否则为服务器名称。
$http_user_agent : 客户端agent信息
$http_cookie : 客户端cookie信息
$limit_rate : 这个变量可以限制连接速率。
$request_method : 客户端请求的动作,通常为GET或POST。
$remote_addr : 客户端的IP地址。
$remote_port : 客户端的端口。
$remote_user : 已经经过Auth Basic Module验证的用户名。
$request_filename : 当前请求的文件路径,由root或alias指令与URI请求生成。
$scheme : HTTP方法(如http,https)。
$server_protocol : 请求使用的协议,通常是HTTP/1.0或HTTP/1.1。
$server_addr : 服务器地址,在完成一次系统调用后可以确定这个值。
$server_name : 服务器名称。
$server_port : 请求到达服务器的端口号。
$request_uri : 包含请求参数的原始URI,不包含主机名,如:”/foo/bar.php?arg=baz”。
$uri : 不带请求参数的当前URI,$uri不包含主机名,如”/foo/bar.html”。
$document_uri : 与$uri相同。